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始终为艺术哲学、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提供着理论支撑与方法论指导。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深化与范式创新,加强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学术建设,回应新时代美学发展的理论需求,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“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的历史演进及范式转型研究”课题组联合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、浙江大学哲学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拟于2025年9月12日-14日在杭州举办主题为“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与范式更新,暨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年会”的学术研讨会。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、青年学子及学术期刊代表共聚一堂,探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守正与创新。
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与更新
聚焦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范畴(如“实践”“异化”“意识形态”“审美解放”等)的当代阐释,探讨其理论内涵的规范性、适用性与时代性更新路径。
1、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关键词的文本溯源与语义流变
2、关键词研究的学术规范:文献考据、术语界定与跨语境对话
3、数字人文与新文科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
4、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艺术批评、文化研究的交叉融合
5、全球视野下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的翻译、传播与接受
6、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类学方法
7、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精神分析方法
8、世界美学的兴起与发展
9、神经美学与审美认知研究
10、新时代中国电影的美学风格
11、其他相关议题
1. 会议形式:主题报告、分论坛研讨、圆桌对话(线上线下结合)。
2. 会议语言:中文、英文
3. 论文提交:请于2025年8月15日前提交参会论文摘要(800字左右)及全文至会务邮箱(wjie5710@126.com),邮件标题注明“姓名+单位+论文题目”。
4. 格式要求:论文需符合学术规范,包含中英文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(参照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》格式)。
· 时间:2025年9月12日报到,13-14日会议研讨
· 地点: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
· 线上参会:ZOOM会议链接将于会前一周发送至注册邮箱
1. 会议提供餐饮及相关资料,差旅交通费、住宿费自理。
2. 联络方式:
· 会务联络员:胡 漫 18049929470
· 志愿者:葛荣凯、刘晋维、魏梦然、郭海燕
1. 优秀论文将推荐至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》(2901期)发表。
2. 会议成果拟结集出版《马克思主义美学关键词研究(2025)》。
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索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学理脉络与未来方向,推动学术共同体的规范建设与创新实践!
中华美学学会马克思主义美学专业委员会
浙江大学哲学学院
中国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
教育部重大项目“马克思主义美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演变和范式转换研究”课题组
2025年3月31日
附:会议回执表
官网通知链接:
注:本通知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,最终安排以会前手册为准。
参会回执表
姓名 |
单位及职务 |
联系电话 |
邮箱 |
备注 |
|
|
|
|
|
论文摘要(800——2000字左右) |
||||
论文题目: |
||||
论文摘要
|
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西湖区天目山路148号
电话:0571-88273107
传真:0571-88273187